你可能不知道,早期的碳中和概念是在個人或者組織之間傳遞,而如今的碳中和已經成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共識!各個行業、各個領域,都號召采用清潔能源,減少碳排放!
想要達到碳中和,簡單來說便是開源節流。開源,指的是通過種樹、增加綠化面積的方式來增加二氧化碳吸收,而節流,則是要求相關行業尋求更綠色的方式減少碳排放。
首當其沖的便是汽車行業,傳統汽車主要由燃油柴油供能,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。而全世界擁有超過數十億燃油汽車,日排量異常巨大。為了緩解燃油汽車碳排放的嚴峻情況,預計到2035年,全球大部分國家及地區將不再售賣燃油汽車!
但是人類的出行肯定是離不開汽車的,于是,以電力系統代替燃油系統的新能源汽車的橫空出世!最為典型的便是美國汽車公司特斯拉,如今已經火爆全球。
對于我國來說,新能源汽車也在高速發展。從一月到六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已經超過兩百萬輛。如今,中國境內,新能源汽車市場存量已突破1000萬輛。而全國如今擁有2.8億的汽車總量,未來十年內,隨著新能源技術手段的進步、全國中小城市充電設備的普及,新能源汽車數量也將進一步增長!
雖然在未來新能源汽車一定有廣闊的前景,但如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首先,電池質量也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續駛里程和充電速度,如果這兩者得不到滿足,那么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應用無疑紙上談兵。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被稱為新能源,就在于用電池代替了燃油,傳統汽車依靠不斷加油來提供服務,新能源汽車則依靠電池充電不斷續航。
而在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過程中,需要依賴大量的尖端技術。其中必須要提到的一項技術便是激光技術,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的要求極高,不允許電池發生任何的意外,因此,在電池元件的切割上,傳統的切割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需求,很多精細的電子元件,只有在激光切割的技術下,才能夠產出合乎標準的產品。
此外,還需要運用激光焊接的技術,保證構成動力電池的每一個元件,都能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,保證動力電池在交付之后能夠正常使用,在日常生產的過程中,不管是面對怎樣的環境,都能夠不漏電、不腐蝕、長久持續的為汽車保駕護航。